肠癌与其他癌症一样往往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但是随着癌肿的增大,在排便方面也会有些异常的表现。那么排便出现哪些征兆要考虑肠癌呢?
01一、排便颜色改变
正常的大便颜色应该是黄色或褐色。如果发现大便颜色变红,首先要排除是食物造成的,比如吃了很多西瓜、火龙果等等,而大便颜色变红更常见的原因那就是便血。
便血是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据国内资料报道,肠癌患者首诊主诉症状以便血最多(占48.6%),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须经过大便潜血实验才能发现,重者可表现有黏液血便、黏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痔疮出血一般出血颜色比较鲜红,有的会出现大便滴血,有的会出现喷射性出血,一般量都比较多,排便时一般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或者是大便与血不混,便血一般在几小时或者几天后停止,少数痔的出血由于在直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便血颜色较深的情况,这是痔疮出血的一个特征。
肠癌出血颜色一般比较暗红带有黏液,又叫黏液脓血便,血液往往与粪便是混在一块的,还有一部分大便会出现大便发黑,这种一般提示肿瘤据肛门位置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直肠癌的患者,因为肿瘤的原因出现鲜血便。
02二、排便频率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应该是有规律的,每天排便的频率和时间都相对固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有人一天排便一次,也有人两三天排便一次。只要每天不超过3次,每周不少于3次,且大便时并不费劲儿都算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明显原因出现每天大便3~4次,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应当引起注意,可能就是肠癌的早期征兆。
03三、排便气味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都会有带有一些臭味,尤其是比较胖和有便秘或是爱吃肉食的人,大便气味可能会更加的明显。大便有臭味是正常的,但臭味往往不会特别的重,会在我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大便长时间出现了异常的恶臭,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因为肠癌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并且往往伴有便秘,带血的粪便在体内堆积了太长的时间,当排出的时候,气味会很浓重,有种腐败的恶臭味。
04四、排便形状改变
大便形状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形的像是香蕉的形状。如果大便变细,或大便形状出现凹槽等。就需要警惕肠癌的可能。因为当肠癌发生后,由于肿瘤在肠内占据一定位置,排便的通道被占用,出现了拥堵,大便往往就会变细,才能够排出,所以导致大便出现细条或扁条状。
05五、便秘与腹泻交替
所谓便秘与腹泻交替就是指大便不规律,先便秘几天,然后突然腹泻几天。这主要与肠道运动功能紊乱有关。便秘与腹泻交替可见于多种疾病,最常见于功能性胃肠病,也可见于早期肠癌。如果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癌症,那么肠道会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就导致粪便变细或便秘。同时,由于肠道变窄,为了将粪便从肠道中挤出来,大肠就得更卖力地促进排便,肠道运动就变得活跃,因而导致了腹泻。所以,在肠癌的发展过程中,常会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