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慢性腹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有效降低仔猪断奶腹泻的发病率 [复制链接]

1#

一.临床症状与剖检病变

1.主要发生在断奶1-2周,第7天是发病高峰,多呈慢性经过。

2.初期表现为采食量减少,排黄绿色或浅灰色稀粪。

3.后期患猪脱水,精神萎顿,被毛粗乱,如没及时发现、治疗,会

很快死亡。

4、病死猪尸体发苷,小肠鼓气、水肿和充血。

二.病因分析

1.机体原因

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不能适应由乳汁向饲料

的转变;断奶后1-2天拒食或少食,饥饿后大量采食饲料,造成胃肠积

食,消化迟滞,引起腹泻。

2.免疫功能低

由于精神、环境、饲料等--系列应激反应,在断奶后,使原本不健

全的免疫系统此时又有所降低,降低了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致病性大

肠杆菌和其它有害微生物容易侵入导致仔猪腹泻的发生。

3.胃肠道酸性环境的变化

断奶前,仔猪主要是吃母乳,母乳进入胃肠道后,会分解成乳酸,

使胃肠道PH值较低,呈酸性环境。断奶后,仔猪胃内由于胃酸不足,PH

值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饲料为小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有害病源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

条件,而乳酸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形成了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

4.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毒微生物(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和

病菌(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沙门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也是造成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5.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不仅可以破坏仔猪肠道内正常的菌群,还会造成内分泌紊

乱,免疫力下降,引起腹泻。春季和夏季最容易发生由于饲喂发霉变质

的玉米引起的腹泻。

三.预防措施

1.早补料.

仔猪在7日龄时开始补充优质教槽乳猪料。使仔猪断乳前,胃肠机

能得到充分锻炼和适应,断乳后,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大大降低,

这是早期断乳成败的关键所在。

2.适时、适当体重断乳

-般掌握在3-4周龄,体重6.5-7.5kg断乳,以提高机体免疫系

统的耐受力。饲养条件好(饲料好、环境好)的可以更早一点断乳。

3.断乳措施

断乳时采取移母留仔的方法,让仔猪留在原圈内饲养3-5d再转栏,

以减少环境应激的影响。

4.保温

提高舍温并保持稳定,断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体重在5.5-7.5kg

为27°C;7.7-12.3kg为25°C;12.3-18.2kg为21°C。断乳时按日龄、

体重比断乳或比规定温度提高2-3C,尤其在秋后、冬季和早春更有必

要。做好保暖保温工作,保持舍内温暖和--定湿度(50%-60%)、避免温

度骤然升降。试验证明温度连续波动,腹泻发生率明显增多。

***畜牧堂建议养殖户做好仔猪断奶拉稀的预防工作,如有生病可以畜牧堂视频诊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