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
1.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2.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3.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4.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5.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6.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
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筑宾灸能下胎*、药*。水*取肾俞,食物中*取大肠俞。
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大椎、阳陵泉、膈俞。
二、呼吸系统疾病
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体温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肩井、风门、至阳、膈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三、循环系统疾病
百会(轻灸)、风池、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一次。
2、膝眼灸,灸疗时间稍长,建议60分钟以上。
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
4、足三里、绝骨。
以上任选一方。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同冠心病。
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四、血液系统疾病
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风门、膈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五、消化系统疾病
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膻中、巨阙、中脘、内关、膈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
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上脘、中脘、气海、至阳、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
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至阳、膈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据统计,治愈率90%以上。
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髎、大椎。
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足三里、内廷、公孙。
天枢、足三里。良效。
百会、命门、次髎、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膈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筑宾。
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丘墟、阳陵泉。
六、循环系统疾病
病初发艾条灸百会5-10分钟,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用艾灸仪灸20-30分钟,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
上肢瘫: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阳池。
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抑郁性(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
兴奋性(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
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克,炒枣仁、牡蛎各15克,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身柱、照海。
膻中、巨阙、期门、章门、膈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肩髃、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
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膈姜灸法效佳。
少海、支正、通里、神门。
风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八邪。
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风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委中、合阳、承山。
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
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
三焦俞、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关元、飞扬、三阴交、水泉。
脾俞、肾俞、京门、中脘、水分、足三里。
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关元。
膀胱俞、此类、中极、委中、飞扬、水道。
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金门。
肾俞、关元、中极、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命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
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三焦俞、足三里、阴陵泉、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
心俞、肾俞、志室、命门、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急灸关元1小时。
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灸仪经常温灸双侧睾丸。
八、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胃脘下俞。
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
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长期施灸。
九、运动系统疾病
肩髃、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条口、肩内陵。
曲池、天井、尺泽、手三里、小海、合谷。
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梁丘。
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
天髎、臑俞、天宗、秉风、肩髃、曲池、条口、四渎、外关,臂膀不能绕向后背者,针斜刺三角肌的前缘肌中。
足三里、解溪、绝骨、三阴交、八邪。
发病关节附近及局部施灸,为必灸之点。
天柱、肩井、落枕穴,灸患侧。
阳池、阳溪、大陵、外关、合谷、曲池、列缺。
十、地方病
1、全身治疗:大椎、大杼、肾俞、中脘、足三里。
2、局部治疗:取穴同各种关节炎,局部穴位施灸。
肩井、天柱、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局部治疗。
十一、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内关、孔最、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三阴交、内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百会、风池、大椎、头维、合谷、太冲、申脉。
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关。
肾俞、次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隔附子饼局部灸或艾灸仪灸。
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灸60分钟。
曲池、手三里、合谷。
足三里、阳陵泉、筑宾,局部。
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