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谁也绕不开的话题。
但因为便便的低俗,很多人对“拉”难以启齿。
器官完善的机能体制每天都会代谢人体所不需要的废物及杂质,并排出体外,这也是人为什么会出汗、如厕的原因。
可以说正常排便是每个身体健康的人所表现的生理规律。
但是很少人知道大便可以鉴别我们人体健康。
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可以反应出我们人体消化器官所存在的一些隐性顽疾。甚至从排便中还能够判断是否患上大癌症——大肠癌。
肠癌是我们常见的癌症之一,因为它的误诊率极高,很多患者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机。
有数据表明,肠癌的误诊率为40%,尤其是青年人群,结肠癌被误诊的几率高达70%~80%。
临床医生常把肠癌发出的信号当作痔疮、慢性结肠炎、肛裂、肠炎的疾病治疗,最后导致原本可以及早治疗的疾病发展严重。
同样,大便作为我们肠道疾病的“晴雨表”,这些典型症状,不应该被忽视:
一、大便形状产生变化
当癌细胞已经入侵肠道时,若没有及时治疗,肿块也会逐渐堵塞人们的肠腔内部,大多数大肠癌晚期患者都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
但是这种排便困难并不是短期形成的,很多患者在大肠癌初期时,排便形状会产生明显变细的状态,只是并不会被大家所重视。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癌细胞已经入驻肠道,而肿块在肠腔内安家落户逐渐拥挤,且让肠腔变得越来越窄小,因此排便也变得越来越细。
二、便血
便血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在生活中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在排便中出现便血,甚至在体检进行粪便检验时也会出现隐血情况。
便血的可能性有很多,像痔疮患者的痔疮发作、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律出现上火、包括肛裂及息肉都是会出现便血原因。
但是,如果是长时间持续性便血,且在排便中可见黏性物质,就要小心了。
三、排便次数异常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讲:每天定时排便,一天一次才是健康的。
其实不然。
规律排便自然好,但是根据个体饮食、身体偏差,能做到一周排便3次就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少于3次则考虑便秘的可能性很大。
但反过来,如果出现一天多次大便,能达到3-5次除了腹泻的可能,就要考虑肠道疾病的出现了。
其实肠道肿瘤治愈率很高,据某文献显示,肠癌超过80%是可以达到5年生存率的,剩下的10%+就是因为没能及时治疗而延误的。
当然,因为大便出现异常的情况较多,免不了和吃坏、肠炎、痔疮等即便混淆,所以大家出现大便异常不要盲目套症状,而是现观察,如果观察几天症状依旧,医院排查了。
最后在预防肠癌的措施上,小康医生提醒大家最好定期筛查:
40岁以上的人群应1次/年;
40岁以下人群次/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