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人体的正常行为,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但你是否真了解这些身体排出的废物?
吃喝拉撒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排便,虽然不值得放在桌子上,但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它与吃、喝、睡一样重要。
当粪便充满直肠刺激肠壁感受器时,冲动进入腰骶脊髓的低排便中心,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排便。
如果环境允许,大脑皮层会产生冲动,增强排便中心的兴奋性,产生排便反射,收缩乙状结肠和直肠,放松肛门括约肌,有意识地先深吸气,关闭声门,增加胸压,降低隔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促进粪便排出。
大便时,很多人会觉得前面的大便比较干硬,后面就变得又软又粘,这也导致刚开始排便比较困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的大便怎么来的?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排出表面光滑、无黏性、不软不硬、呈*色或棕褐色的长条状或圆柱状大便,也可能在食用色素的影响下变色,味道不会太腥臭。
另外,健康的大便排出时比较通畅,一般不会让人觉得排便困难,肠内焦虑,肠内沉重,有残留排便感,如果排出的大便前干后硬,后软后粘,原因可能与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
很多人在工作学习中有久坐的习惯,导致身体活动不足,血液循环减弱,肠道蠕动变慢,从而出现消化不良,排便异常,因为大便在体内停留时间长,大便离肛门越近,水分就会越少,变得越干,所以会排出前硬后软黏的大便。
久坐的人可能会憋着大便,排便后不及时在厕所排便,会影响大便的性质,因为大便卡在直肠里反复吸水,而且新大便挤压未排出的大便,越来越硬,在接下来的排便中,自然会先排出干燥的旧大便,再排出柔软黏稠的新大便。
此外,饮食习惯与大便密切相关。对于一些平时喜欢吃蔬菜水果的人来说,便秘的概率更低,如果长期吃太辣,刺激性太强,不爱吃水果蔬菜,不爱喝水,不润胃,就更容易便秘或排出前后便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肠道内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食物在肠道内润滑不够,肠道蠕动减慢,大便中的水分容易被反复吸收,导致排便异常。
另外,长期吃冷食的人容易脾胃虚弱,当脾脏不能充分运输体内的水分时,胃就不能更好地消化食物,肠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排出干硬软的黏糊糊的大便。
可见,肠道健康、生活、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一旦出现排便异常和腹部不适,就要警惕消化系统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以下三种疾病后,患者排便时更容易出现“前头干硬,后边软粘”的情况。
02医生:3种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粘
1:肠癌
前硬后软的现象不一定是大肠癌,结肠癌患者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大便情况属于一种性格改变,其症状是大便不成形,大便变稀,前硬后软。
在肿瘤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粪便会使肠腔变窄到肿瘤挤出的程度,然后粪便的状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如果长时间停留,水分被吸收,大便排出时前端会干硬,因为补充水分,后期大便会变软。
对于前硬后软的情况,及时判断肠腔内是否有肿瘤,一定要及时重视,及时做肠镜和CT。
2:肠易激综合征
这种症状主要表现在细菌和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容易诱发功能性胃肠道,它的表现很普通:
一般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异常、腹部不适等症状,排便异常会表现为次数和形状异常,一般情况下,排便后症状会减轻。
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如果肠道问题影响大便,导致腹泻、便秘循环,一定要就医,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
3:肠息肉
大便干后变软,一定要注意是不是肠息肉,表现为增生、炎症、腺瘤。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的多余赘生物。
肠息肉与遗传、体质、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腺瘤性息肉可癌变,然而,增生和炎症性息肉癌变的可能性很小。
50%的肠息肉临床症状不明显,如果发现之初没有干预治疗,就会继续发展,排便频率增加,腹泻,意味着并发症即将来临。
03如何才能让排便更通畅呢?
1、平时生活中,不要熬夜,要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大便的时间最好是控制在5分钟之内。
2、俗话说得好:“水是生命之源”,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发生。
所以建议每天多喝点水,可以增加肠道内的水分,对肠道可以起到一定的润滑度,从而能够使大便更好的排出来。
3、保持良好的心情很重要,平时多注意锻炼,尤其是提肛运动,避免长时间的久坐,对排便不畅也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平时多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跟水果,对于排便不畅是有一定的好处。
5、如果感觉到大便比较困难而且比较干燥,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润肠通便的药物。
你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