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超大质量恒星诞生全过程:原恒星喷射气体外流
由日本茨城大学樋口彩(Aya Higuchi)领导的团队,利用智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ALMA),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IRAS 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显示,至少有两个气体外流正从一颗原恒星(protostar)向外喷出,暗示这一区域可能存在两颗新生的恒星。此外,对甲醇(methanol)分子发射线所作的射电观测,清晰地揭露出了一个沙漏状结构,这是气体外流向外扩散时推开周边的气体云而产生的。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域的甲醇观测中发现这样的沙漏状结构。
夜空中闪烁着的一颗颗星星,质量其实并不一样。有些星星的质量还不到太阳的1/10,有些星星却能超过太阳质量的100倍。为什么恒星的质量天生就如此千差万别?是什么因素导致它们质量不同?这些最基本也最难解的天文学问题,至今都还没有得到解答。想要破解这些谜题,细致地观测不同质量的恒星形成的过程,至关重要。
质量超过太阳10倍的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还有待探测。细致地观测大质量恒星的早期形成过程非常困难,因为大质量恒星的数目原本就比太阳大小的恒星要少,而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却比低质量恒星迅速得多。另一个不利于研究的因素在于,大质量恒星距离地球更远。低质量恒星的形成区域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而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区域,就算是离我们最近的猎户座大星云,也足有1500光年。再加上大质量恒星通常都在星团中诞生 ,想要细致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就必须要有高分辨率的观测才有可能做到。在这方面,ALMA是目前天文学家手中最有利的武器,因为它能力对恒星形成的关键成分气体和尘埃进行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