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人们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疲乏口渴甚至呕吐腹泻等中暑症状。为防中暑,不少人都会准备各种消暑药,以备不时之需。因此进入夏天后,药店里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药品销量猛增。但也有人提出,这些消暑药的说明很相似,都打着“消暑”的标签,却不知道该选哪个好。专家提醒,这些常用的消暑药有着不同的用途,关键是对症用药,切不可混用。
防暑药只能缓解轻度中暑症状
医院治疗
医院药剂科中药师夏婕妤介绍,中医认为中暑为夏至之后的温热性疾病,主要因热*入侵人体从而导致发热等症状的出现。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因此提前备上防暑药是必要的。
但同时,防暑和中暑药并不是万能药物,选用药物需注意3点:1.多种防暑药只能缓解轻度中暑症状,医院治疗;2.中暑后应尽快远离高温环境,先物理降温再吃药;3.家庭防暑常备绿豆汤、盐开水、苦瓜、*瓜、金银花、菊花之类的消暑降温食物,它们解暑效果良好且没有副作用。
藿香正气类药物:更适合“桑拿天”选用
夏婕妤告诉记者,藿香正气类药物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能缓解头痛、心烦、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首先要注意的是,中暑后别忙着吃藿香正气类药物,因为藿香正气适合在户外“热得中暑”时服用;不太适合因气候炎热而吹风纳凉,或饮冷无度,中气内虚造成的中暑。
“桑拿天”,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调节体温的汗液蒸发速度变慢,体内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积存在体内就可能出现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中暑症状,而藿香正气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可有效化解体内湿气,进而缓解不适症状。
六一散:清暑利湿适合呕吐、腹泻的中暑患者
夏婕妤介绍,六一散的发明本是为夏季外感暑湿所设,因为六一散中的滑石可缓解或消除湿热所致的身热体重、口渴心烦、小便不利等症状。甘草既能清热和中,又能协同滑石起到“甘寒生津”的作用,防止因利尿而损伤人体津液。两药合用,具有“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正”的特点。适用于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泄泻、舌淡苔*腻(湿热舌苔特征)等症状。
什么样的患者适合用六一散?呕吐和腹泻是中暑患者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这是因暑湿侵袭人体胃肠的功能异常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所以,六一散常用作防治中暑,尤其是湿热天气引发的中暑。具体服用的方法是,每次6~9克,泡水当茶饮。购买时要注意,此药为粉末状,不是胶囊。口服六一散大人每次10克,小孩每次5克,3岁以下的小孩每次2~3克,用温开水冲服即可。
不过需注意,孕妇及小便清长者(无色而量多易排出)、阴虚无湿热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
仁丹(人丹):仁丹内含朱砂久服可能致汞中*
仁丹适合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人群服用。夏婕妤表示,一般建议服用量是成人每次口含10~20粒,即可缓解症状,但仁丹内含朱砂,久服易致汞中*,婴幼儿慎用。老年人肝肾功能差,大剂量服用会加速肝、肾功能衰退。
需要提醒的是,人丹和仁丹都是较好的解暑中成药,但两者药物成分和功效稍有些不同,选购时注意识别。一般来说,人丹含桔梗、樟脑,主治夏季中暑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可口服或含服,每次9~18粒;而仁丹含有藿香、豆蔻、冰片、朱砂等,主要有清暑开窍的功效,主治中暑引起的头昏、头痛、恶心、胸闷等,可含服或用温开水送服,每次10~20粒。
清暑益气丸:疲倦犯困、咽干口渴时服用
“清暑益气丸由*芪、人参、炒白术、葛根、苍术、升麻、麦冬、醋五味子、泽泻、*柏、陈皮、醋青皮、六神曲、当归、甘草组成,有祛暑利湿,补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出现‘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大便稀溏、小便短赤’症状的人群,具体用法是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夏婕妤介绍,夏天,户外的炎热常使人们汗流浃背,若不注意降温、保持体内水分,很容易使人体耗气伤津,出现发热、口渴、自汗、疲乏犯困、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等中暑兼有气虚的表现。针对这种病症,中药有个名方——清暑益气汤。该方由*芪、麦冬、白术、葛根、升麻、*柏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清暑祛湿的作用。时下的中成药“清暑益气丸”多采用的就是这个方子。
十滴水:能治中暑不能防中暑
夏婕妤介绍,十滴水由樟脑、干姜、大*、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以乙醇熬制而成。具有健脾、祛暑功效。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十滴水闻起来气味芳香,其实比较辛辣,服药后需用温水漱口,或者口含冰糖。正确的服用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5毫升,小儿减半为两毫升。过敏体质、孕妇、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慎用。
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人会事先喝点十滴水,用于预防中暑,其实这是没多大作用的。十滴水只适合在出现症状时服用(阴暑也适合),而且多用于病程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的急症,不能当成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