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5月18日讯(记者廖仕祺通讯员周珊)六旬老人便血两年误当痔疮不重视,使得小肿瘤野蛮生长至5公分大,险致肠道梗阻危及生命。好在医生不走寻常“入”为老人进行手术根治,警报才得以解除。
据64岁的蒋爹爹回忆,早在两年前他便偶有便血,想着可能是喜食辛辣、荤油,好饮几口小酒的饮食习惯引发痔疮,也没太在意。直到近两个月便血频繁,他赶紧调整清淡饮食,还特地买了药膏涂抹,但情况没有丝毫缓解,甚至出现便前腹痛、腹胀、四肢乏力等不适,眼见人迅速消瘦了10余斤,“痔疮更重了?”“肠胃坏了?”“感染新冠病*引发了消化道症状?”……身体吃不消的蒋爹爹这才来到医院·医院求诊。
在排除新冠肺炎、痔疮、胃部病变等病症后,及时完善相关检查,胃肠外科接诊专家李阳副主任医师发现在蒋爹爹的降结肠内长有一枚横径达5.1公分的肿瘤,结合老人的病情进展及临床症状,他高度怀疑老人患上了降结肠肿瘤(降结肠癌)。
便血、腹胀、便前腹痛不适正是降结肠肿瘤的早期表现,李阳表示,随着不断增大的肿瘤长期溃烂失血和*素吸收,目前已经引发贫血、乏力及消瘦等症状。为免病情恶化,引发急性肠梗阻或肿瘤转移,严重影响蒋爹爹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性命,急需尽快切除病变部位。但传统的开腹手术或经中腹部入路的手术路径,要么伤口大难以愈合,要么极易损伤脾脏引起脾破裂得不偿失,风险重重令蒋老及家人忧心不已。在得知老人一家的顾虑后,普外科主任胡季明立即组织胃肠外科专家团队进行同类病例讨论,总结并制定了针对蒋爹爹的个性化新入路手术方案。
胡季明团队正在为患者手术
术中,专家们借助腹腔镜的广阔视野,创新采用经胃网膜囊入路的方式,先游离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脾曲,在确保脾脏完好的基础上,再从中间入路进入,直达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进行第三站淋巴结清扫严防肿瘤复发,同时保留直肠上动脉对远端肠管的血供,以最微小的创口顺利全切肿瘤病变部位及所涉及淋巴组织。术后病理检测印证了医生之前的诊断。目前,经近一周精心医护及调养,蒋爹爹的腹胀、乏力、便血等不适显著缓解,即将康复出院。
因均有便血的症状,像蒋爹爹一样将痔疮和肠道肿瘤混淆的患者不在少数。李阳提醒,一旦出现便血情况,可通过查看其颜色,并结合排便习惯及性质加以区分。例如,从出血的表现来看,痔疮产生的便血一般呈喷射状、鲜红色;而肠道肿瘤产生的便血,颜色往往偏暗,且伴有排便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等排便习惯的改变,出现粘液、里急后重、肛门附近便条变细等大便性质改变等情况。由于中、老年是结肠肿瘤高发年龄段,他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并尽早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手术根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