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每天都精心安排自己的三餐,但却对“大便”丝毫都不重视!
殊不知饮食和大便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健康链条,无论是饮食、大便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大便异常甚至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因为大便虽然是人体代谢食物后剩下的废物,但大便的形成却牵涉到了多个消化器官,比如形成和储存粪便的肠道、肝脏、胰腺等;
在身体完全健康的情况下,大便应该是成形、软硬适中的状态,其颜色多以*褐色为主,进食某些带色素的食物之后,颜色可能会发生短暂变化,但随后又会恢复正常!
如果近期大便经常不成形,就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饮食:就如上文中所说的,食物与大便之间有一定关联。“膳食纤维”就如同粪便的骨骼一般,如果在平时摄入膳食纤维过少,以精细粮食、高热量等为主,大便就会自然呈现出不不成形的状态。
而且,当大便中含有过量未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脂肪时,大便更是会呈现出黏腻、不成形、臭气熏天的状态;
2、肠道菌群失调:大家对细菌的理解,都定义在了各种疾病上。殊不知,细菌中也有“有益菌”存在,比如肠道内的菌群就是可和人体共存的微生物,这包括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形成动态平衡,在消化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受到某种疾病影响,出现肠道菌群失衡之后,食物就无法被完全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大便不成形、腹泻便秘等多个问题;
3、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直接造成大便形状变化的原因,任何急慢性肠道疾病,都可对大便产生影响。
比如夏季高发的细菌性肠炎,患者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在出现肠道炎症、息肉或癌变后,同样也会有大便不成形、便血、腹泻等表现;
4、肝脏疾病:有很多慢性肝病发展期患者,都出现了反复腹泻、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肝脏虽不是直接消化食物的器官,但它却负责分泌出胆汁,并在胆囊内储存。
而胆汁又会流入小肠内,起到消化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等作用。当胆汁分泌异常后,就会对大便形态造成影响,从而诱发一系列消化症状;
5、胰腺疾病:胰腺是人体腹腔深处最不起眼的一个小“器官”,但却对食物消化、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为小肠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消化和吸收场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消化酶参与,胰腺就是分泌消化酶的器官,这些消化酶既能够中和胃酸,还有消化蛋白质、脂肪、糖分的作用。
当出现癌变、急慢性炎症之后,患者消化就会受到影响。发展到晚期后的胰腺癌,甚至可出现脂肪泻症状!
总的来说,大便不成形首先要考虑饮食因素影响,通过摄入膳食纤维、饮食均衡等方式就可改善。但是,如果长期存在大便不成形,并且出现了其他症状,比如恶心腹胀、厌油、身体消瘦等,就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积极进行检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