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对新生宝宝来说是最理想的食物,不仅可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能帮宝宝筑起第一道免疫防御屏障!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妈妈愿意尽可能长时间地给宝宝喂母乳。
但坚持母乳喂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就比如“把母乳挤出来冷藏或冷冻,吃的时候如何加热”就是常见的一个。
这篇文章,京妈就来说说怎么复温冷藏或冷冻的母乳,以及挤出来的母乳在不同温度下各能保存多长时间,在储存和加热时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若你是母乳喂养的妈妈,要好好看看,并且收藏,没准哪天就用上了。
吃不完的母乳,挤出来如何正确储存?
可以准备些储奶瓶(冷藏更方便)或储奶袋(冷冻更方便),保存起来!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避免浪费,二来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某天或某几天因为特殊原因妈妈暂时不能给宝宝亲喂母乳时,可以用来应急。
只是保存母乳有方法和注意,新鲜母乳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存放时间如下:
室温下:温度低于26℃,可以放置6-8小时;
保鲜室:不超过72小时,建议尽量放在冰箱后方,温度比较低的地方;
冷冻室:独立冰柜(-20℃)可存放6-12个月,双开门冰箱冷冻(-18℃)可存放个月,单开门冰箱冷冻(-15℃)可存放2周。
找个储存时间妈妈们要对应记好,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期限,就不要给宝宝吃了。
冷藏的母乳如何加热喂给宝宝吃?
有时吃不完的母乳,妈妈会挤出来放在冰箱冷藏或冷冻,等需要的时候再加热喂给宝宝吃。
先来说说冷藏保存的母乳,如何正确的喂给宝宝吃。
?冷藏母乳,可以在冰箱存放多长时间?
一般放在冰箱不超过72小时,就还可以加热给宝宝吃,但建议存放时尽量放在冰箱靠后、温度较低的地方。
复温母乳时,水温很关键,做错会影响母乳的营养,甚至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入和生长。
可能不少妈妈认为应该用开水加热,其实错了!
一般建议用50℃左右的温水热,不建议用℃的开水。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加热母乳时,水温过高,容易导致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使母乳营养价值下降。而且还可能导致母乳中产生些有害物质,喂给宝宝吃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正确加热冷藏母乳的做法
加热母乳有2种方法可选:
①温水加热:在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温水,把装有母乳的奶瓶或储奶袋放进去加热;京妈还要提醒下妈妈们,加热的过程中,需要定时摇晃奶瓶或储奶袋,以保证母乳受热均匀,宝宝喝不到凉奶。
②用温奶器加热:将温奶器温度调整到40℃,隔水加热。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能不能用微波炉加热母乳?
答案是:不可以。
因为微波炉可能会破坏母乳中的营养物质,也不要放在锅里直接煮沸。
冷冻的母乳如何加热喂给宝宝吃?
有的妈妈母乳比较多,宝宝吃不完的部分会装在储奶袋冷冻保存,冻奶如何喂给宝宝吃呢?
有两个步骤:解冻和加热。
?如何给冷冻母乳解冻?也有2种方法:
①冰箱解冻:也就是放在冰箱冷藏室解冻,如果不着急给宝宝吃,就可以提前一天通过这种方法解冻,宝宝吃的时候再温热就可以了。
这种解冻且没有加热过的母乳,不可以再次冷冻,不同环境下存放时间也有区分。
室温:放置不要超过4小时;
冰箱冷藏室:可储存24小时。
如果是解冻后复温的母乳,宝宝只吃了一部分,剩下的建议倒掉,就不要再次保存留着给宝宝下次吃了。
②温水解冻:如果着急给宝宝吃,也可以直接放在温水解冻。
注意的是,这样解冻的母乳,同样不能再次冷冻,加热后的母乳,若是宝宝一次没吃完,不可放置在室温下,应该放在冰箱冷藏,但存放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
冷冻和复温母乳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整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很多细节注意,尤其没经验的妈妈更得好好看看。
①吃冷冻母乳,一定要看清储奶袋/瓶上标注的时间,已经过了建议储存时间,就不要给宝宝吃了,而且要先吃最先冷冻的母乳,时间比较近的还能多放些日子。
②复温后的母乳,宝宝没有吃完,剩下的还能不能吃、怎么保存、保存多长时间,可以参考前面的图片。
③冷冻母乳解冻后可能有“分层现象”,摇晃均匀可以喂给宝宝吃,不影响营养成分。
④过期或宝宝已断奶,冻奶可以用来做母乳皂,也不浪费。
⑤若是宝宝喝了复温后的母乳,出现腹痛、腹泻等表现,一定及时看医生。
宝宝出生后,各种喂养的问题会比较多,不仅是母乳喂养,还有混合喂养、添加辅食、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是否发育正常等,尤其在出生头一年内。京妈给新手爸妈们推荐个一岁内宝宝的养育专栏:《0-12个月宝宝发育、喂养及护理,很详细,新手家长按月照着养娃》。
专栏有50多个视频,按月详细讲解0-12个月宝宝每个月:发育指标和特点、喂养和护理的重难点、亲子早教重点和方法、适龄玩具推荐等。
适合新手爸妈照着按月养娃,每个月学几节没压力,还减少焦虑和掉坑。
点击下面专栏卡片,可试听免费课程和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写在最后:你家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有没有保存过母乳呢?或者关于母乳喂养,你还有哪些问题,都欢迎来留言和妈妈们讨论分享呀!
相关阅读推荐一:纸尿裤nb码和s码的区别是什么?4个高频问题,教新手爸妈正确使用
相关阅读推荐二:“好奇宝宝”更聪明!方法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助力智力潜能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