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事件与群众呼声
四川邻水的群众聚集事件发生了,表面看是群众要求高铁过邻水的群体聚集事件,也造成了60余人受伤。从报道看,似乎得到了圆满解决:强行带离了几十人,群众回家了,干部挨家挨户去做说服工作。用官方语言叫事态在可控范围内,群众情绪稳定。
但从深层看,这次事件其实是对*府在决策过程中不透明,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不满发泄,或者说是群众表达了要求参与重大决策的祈求和愿望。以往,我们从地方到最高层,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惠民工程”,且都造价不菲,这些惠民工程是不是群众最期望的,是不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了解和支持?恐怕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重大建设项目是不是更加“惠民”更加实用了呢?
我们能不能从积极地的方面看待这件事情,关系到日后群众是不是能够真正当家做主的切身权益,还有这样的事件处理的结果会影响群众以后能否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我们是否应该承认:有群众参加的论证是不是更能集思广益呢?前车之鉴,后者之师。前边的教训是很多的,比如敦煌铁路建设中就因为对四季地下水位差异不加重视造成了很大的后遗症,而且到现在无法弥补当初设计者不因地制宜造成的缺陷。当时要是能采纳当地群众的建议,断不至于后来涵洞积水造成的群众聚集,也不会存在后续工程的耗资,更不会到现在因铁路涵洞过低给当地居民打来的不便和损失。
不难看出四川和重庆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并没有逃脱固有的处理惯性。首先强调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没有死人?这不是成绩。其次,把群众驱散回家然后一家家入户去做工作?这样的解释工作有没有想当初对待我们一样进行恐吓,要挟不得而知。为什么不直接象召开会或座谈会那样倾听群众的呼声并进行公开说明?强调少数人煽动起哄?不就是让群众选出若干代表,进行与官方交涉吗?而这些人要是一心尊重大家的意见,那就是不积极配合官方的重点嫌疑了吗?
我们天天在喊,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民一有呼声,就说少数人别有用心,起步悲哉?我们究竟会不会积极鼓励并接受群众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建言献策?是不是应该建立长效机制?是不是应该有个说法?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