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11月15日,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冬天。前几天还好好的光绪皇帝,突然在前一天,也就是14日,在自己的寝殿里暴毙而亡。
虽然实权此时已经落入了慈禧手中,但是当朝皇帝猝然驾崩,满朝上下还是炸开了锅一般,久久无法平静。
光绪帝是慈禧的养子,所以为他处理后事的任务,就自然地落在了慈禧的头上。
前一天还忙到深夜,15日的早上,慈禧还是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梳妆之后就开始准备用早膳。
在此之前,慈禧在自己的73岁寿宴上就染上了痢疾。那天宫中请来了数位名厨,宴席上仅主菜就有百余道,加上小菜甜品等菜肴就更多了。
慈禧太后心情很好,胃口大开,便吃了不少饭菜。可是第二天就突然闹起了肚子,终日腹痛不止,一天里竟然腹泻了数十次。
从那之后,本来就年老体衰的慈禧,就肉眼可见的消瘦了下去。吃什么药也不见好转的痢疾,折磨得她越来越衰弱。
按理说前一晚熬到深夜,如此之高的工作强度,年轻人也未必受得住,可是久病的慈禧太后,此时看起来精神和气色竟然还不错。
在用早膳时,胃口不佳的慈禧只吃了很少的东西,外表看起来再健康,也难掩身体抱恙的虚弱。
可是手头的大小事务都等着她处理,慈禧不敢耽搁,很快召集了军机大臣和摄政王载沣,也就是溥仪的生父等人,商量新帝即位和光绪皇帝后事的种种细节。
一直工作到晌午,事宜的商讨才大概敲定,慈禧终于松了口气。可是还没等她轻松太久,突然,一阵剧烈的腹痛击中了她。
太医火速赶来看诊,却全都束手无策。慈禧腹泻不止,甚至排出了脓血。看着躺在榻上面色灰败的慈禧太后,众人心里都清楚:她怕是时日无多了。
消息传出宫外,各位臣子听说了之后纷纷入宫,跪在慈禧殿外等候。
直到中午,慈禧短暂地清醒过来,强打精神颁布了她政治生涯中的最后两道懿旨。
其一,是让溥仪立刻登基。其二,则是任命摄政王载沣为监国。
话音刚落,腹痛难耐的慈禧就昏死了过去。众太医面对气若游丝的慈禧,咬咬牙开了最后一道药方,指望它能奇迹地救回慈禧。
可惜此时的她已是回天乏术,用药后的一个时辰不到,慈禧就咽气了。
按她的遗愿,周围伺候的宫人们,在慈禧的口中放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才替她换上寿衣,颁布遗诏。
屋子里的哭声一传出来,宫外等候多时的大臣们也赶忙哭了起来,举哀发丧。
此时是下午两点左右,距离光绪帝暴毙不过二十个小时。两人这般前后脚去世,实在太过离奇,后世对他们的相继死亡和生前关系也一直讨论不断。
光绪皇帝的死因在当时没有任何仵作能给出一个答案,直到清朝覆灭后,这个谜团也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
年,在《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中才得出结论。原来专家们从光绪皇帝的遗体中,检测出了大量的砒霜。
而毒死光绪皇帝的凶手,看起来除了慈禧也没有其他人选了。光绪帝渴望进步,而慈禧思想封建,两人的观念本来就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
再加上光绪帝长期被慈禧软禁的遭遇,他曾在给德龄公主的信中说:“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这样看来,他怎么可能不心生怨念呢?
慈禧能独揽大权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心思当然更为缜密,手段也更狠毒。
她生怕自己死在光绪皇帝前面,或者被他报复,于是抢先一步下手,这样的猜测看来也是合乎逻辑的。
更何况要给皇帝的饭菜中下毒,没有慈禧的示意,又有谁敢动手呢?
风雨飘摇的大清,在慈禧死后更是摇摇欲坠,稍有触动便会土崩瓦解。
慈禧作为腐朽的晚清政权代表,对自己的作为大概也有所感知,所以才会在临死前说,从此女子和宦官不得涉政。
殊不知,大清的覆灭与掌权者的性别并无关系,只是她封建守旧的思想害了自己,也害了清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