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痰、湿这两个字经常出现,但是人们却不ー定知道,它们有不同的含义。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如果身体里面的痰湿太重,就是病了。那么,痰湿体质的“痰”是什么?“湿”又是什么?它们一块儿出现吗?为什么要一并来说?
我们单看这字面:津、液、湿都是以三点水为部首的。说明与水有密切的关系,独独这个“痰”字内含两把火,怎么回事呢?
先说说人体的水液代谢过程,正常情况下,食物和水进入身体以后,经过脾气的运化,变成津液等精微物质“运输”到全身各处。津液是什么呢?就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内存的体液和正常的分泌物。
津: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在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中,并且能渗入血脉,起滋润的作用。
液:就稠一些了,流动性较小,灌注在关节、脏腑、脑、髓等组织中,起濡润作用。因为津液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常常一并来说。
1.“脾”气虚弱,食物难以运化
湿,是怎么来的呢?中医有一句话叫做“津液不归正化”,喝进来的水,吃进来的食物不能正常地运化吸收,不能转化成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津液,就变成了中医口中讲的“水湿”。
那么,水和食物能否转化成为人体吸收利用的津液,关键看脾气的功能是否强健,所以说脾有“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源”的美誉,如果脾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水液和食物就变成了水湿,继而会让人感觉到腹胀,腹满,有时会有呕吐感。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热邪煎炼,就成了痰。也就是“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
2.身体内的“痰”在哪儿?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呼吸道,也就是气管、支气管,它们的表面都有层黏膜。这些黏膜都会分泌一些黏液,发挥两个作用:
一,湿润体内空气,以免干燥的空气刺激人体内娇嫩的肺泡组织;
二,粘附空气中大量的细菌微生物和灰尘,最后在呼吸道纤毛摆动的作用下,就是咳痰的那一个动作,把这些过滤下来的东西排出体外。
在中医学中,吐出来的痰只是一个狭义的痰。“痰”涵盖的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只要你的津液积聚了,停留了,处于一个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它都叫痰。一般来说,“炼液为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痰开始都是液态的,是停滞的水液,但是淤在那里时间长了,就成了有形的物质。
比如说身上长了一个肉疙瘩,西医叫脂肪瘤,中医叫作痰核。实际上它就是人体脂肪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痰”是千变万化的。很多疾病的表现都可以归结于痰,比如说男性的阴茎硬结症,组织里长了一个硬东西,影响了勃起功能,手摸上去能感觉到硬结样,这就是痰核。而女性的子宫肌瘤当然也在痰核的范畴。
3.脾虚了,不想吃不想喝
身体里的津液也是流动的,当津液流动缓慢甚至不流动时就变成了黏腻、秽浊的“湿”,说明水液代谢出了问题。观察一下,有很多水湿困重的人,身上都有一股非常难闻的味道,他们睡过的房间也特别潮闷,味道很大。这些人身体里的废水出不去,自我感觉也是很沉重的,身体不轻盈。
其实,不论津、液、湿,还是饮、痰,都可以列入水液的范畴,只是所处的状态不同。中医的后世医家们根据水湿的种种表现,总结了“湿”的性质一一重浊黏腻。我们可以看出,和水相同的是它们的运动趋向,都是向下的,不同的是:一个是“润下”,一个是“重浊”。
我们自己留心一下,在脾虚的时候,你会出现食欲不振、渴不欲饮的情况,中医叫做呆纳,其实身体已经开始自我调节了,既然消化不了,就让你变得不爱吃,少吃或不吃,减轻脾的负担,给脾恢复运化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4,脾虚了,容易腹泻
从全身来看,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都不好,还有就是大便不成形,稀稀拉拉的,中医叫便溏。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完谷不化,也就是稀便里面还夹杂着没有消化过的食物,这是因为脾气功能减弱,消化不了造成的。
5,平时多吃这3“白”,去痰湿,健脾胃
山药
山药是很常见的滋补食材,也是药材,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而且山药中所含的粘液多糖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特别是对于脾虚,胃寒,消化不良的人有较好的调理作用,且这种黏液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滋润型,帮助滋养脾脏,化痰祛湿。
薏米
薏米的祛湿效果不用多说,很多人认识薏米都是因为要祛除湿气,其实薏米最大的作用是健脾祛湿,健脾的同时有益于补肺,而祛湿则有利于祛痰。
白扁豆
在除湿上面,很多人只知薏米,而不知白扁豆,其实在祛湿方面,白扁豆也是一把好手,其味甘,性味温,本身就归脾经和胃经,可以通利三焦,健脾和胃,化湿降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