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慢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详解艾滋病AIDS最新指南及相关科普
TUhjnbcbe - 2020/11/19 19:48:00
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202/4768975.html

今天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全社会应积极响应,积极投入到“防艾”工作当中去。我院积极配合国家*策号召,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检测方式、途径等,提高广大群众对艾滋病的认识,提高易感染艾滋病危险人群主动接受艾滋病检测服务意愿,增强做到自觉防止艾滋病,积极将防艾工作运用于临床。

作为一种潜伏期长短不等,伴随各种罕见感染及罕见肿瘤发病的免疫缺陷疾病,艾滋病以破坏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免疫系统为主。免疫系统的瘫痪会给生命个体带来灾难。自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5起艾滋病病例后,这种令人谈之色变的传染病迅速将魔爪伸向五大洲。虽然经过全球数个卫生健康组织合作,这种传染病的感染趋势仍然持续升高,没有得到控制。

▲年,全球HIV感染率

年,带病生存人数达到万,新的感染人数达到万,死于艾滋相关疾病的人数也高达万。其中,非洲、亚洲仍然属于重灾区。

而在年带病生存人数还控制在万内。

年,通过艾滋病主要传染方式之一,母婴传播感染这种病*的人数也十分惊人!

▲年,在中东、亚洲部分地区,母婴传播已经占据HIV传播比例的35%!

截至年底,我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例,其中病人,例。累计死亡,例,最近三年死亡人数基本持平。估计实际存活病例84万。

截至年底,全国现存活病例达1万例以上的省份达到12个,其中5万例以上4个,分别是浙江、福建、广西和*。

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50岁以上老年男性和青年学生上升明显。

18岁至40岁之间是性活跃期,在这个年龄区段的青年是艾滋病高发阶段。在这个区段间,尤其是青年学生所占比例迅速上升。

分析4-年间,在学生群体中,艾滋病患者的数据变化,我们发现,在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之间,艾滋病患者增长趋势普遍较低。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艾滋病发病率在9年后迅速增加,尤其在年接近70人/百万。

HIV病*入侵免疫细胞并逆转录复制DNA,通过整合宿主DNA,完成复制过程,并通过翻译组合蛋白质外壳,产生新的病*,通过破坏细胞组织、膜结构,最终大量释放入血。

HIV进入CD4细胞(电镜观察)下图↓

HIV的不断复制,破坏正常的免疫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被感染的细胞遭到破坏后,释放进入血液的HIV会继续寻找新的感染细胞。

HIV攻击人体CD4细胞及其他细胞的模拟图(下图↓)

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正在破坏CD4细胞膜,释放进入血液的HIV(下图↓)

CD4细胞是HⅣ/AIDS诊断、判断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免疫学检测指标(下图↓)

▲图中蓝色表示携带者,*色表示出现症状,红色表示接近死亡。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疾病的发展常分几个时期。

HIV感染之前、急性HIV感染、慢性HIV感染、典型艾滋病。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怎么办?

如果你只是初步怀疑自己曾经有危险行为可能引发感染,你可以使用检测试纸进行自我初步检查。结果判读如下:

当然,仅凭身体有无症状和体征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必须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才能确定。

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能提供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服务,并且是严格保密的。

艾滋病传播感染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这些情况都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

1、呼吸道(同室工作、学习、生活)。2、消化道(共进餐)。3、日常生活接触(浅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4、蚊叮虫咬等。

性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血中的HIV可通过生殖器粘膜而进入另一个人体内。

HIV病*感染以后可以波及到你的各个器官:

最早可出现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常见的包括:慢性腹泻、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恶性贫血;伴有多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罕见的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等。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交。

2、正确使用安全套。

3、注意输血安全、献血安全。

4、不共用可能会刺破皮肤的用具。

5、远离*品。

6、医院引流等。

经母婴传播途径的预防方法:

艾滋病:72小时内通过阻断药预防率达95%。

艾滋病阻断是一种对一些刚患上艾滋病的救治方法,配合正确的药物,在72小时内服药是有很大可能杜绝艾滋病病*的。

阻断药因个人体质出现不同副作用:会出现恶心、嗜睡、低质量睡眠、幻觉、胃肠道不适,头痛,失眠、呕吐,腹泻等症状,对于肝肾脏损伤极大。咨询医生且不可擅自停药。

尊重、理解、关爱艾滋病患者,让他们感受温暖与爱;做好预防,艾滋病其实并不可怕,我们需要更加客观的去了解,去预防,而不是盲目的恐慌!

资料整理:科普中国、知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详解艾滋病AIDS最新指南及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