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常说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人世间的“病”大多数都是由细菌、病*等微生物引起的,而且往往是传染病,不幸的是,这也恰恰是人们对微生物最直观最切身的感受,成了它们遭人厌恨的直接原因。除了藻类外,其它微生物类群中都有不少成员能引起人类的疾病,如艾滋病、禽流感、非典、肝炎、狂犬病、小儿麻痹症、麻疹、腮腺炎等这些常见或不常见、可怕或已经不那么可怕的疾病都是病*引起的,原生动物中的疟原虫能引起人的疟疾,这是一种几千年前就有记载的古老疾病,真菌能引起人的皮癣和人体其它器官的感染,例如艾滋病人易患的卡氏肺囊虫病就是一种真菌病,它对人体肺部造成很大损害,常引起艾滋病人死亡,这种真菌也能袭击婴儿、免疫力衰退的人。由细菌引起的人体疾病也很多,它们几乎能侵袭人体的任何器官,沙眼、结膜炎、胃溃疡、咽炎、中耳炎、伤寒、猩红热、痤疮、痢疾、脑膜炎、前列腺炎、肾炎、尿道炎、肺结核、梅*、淋病、破伤风、霍乱、百日咳、炭疽热……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疾病细菌都是罪魁祸首。
有科学家说人体是人与微生物的超级生物体
其实除了上面致病微生物,人体上还生活着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有些已经与人体难分难舍,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德伯格所说,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人体许多部位都生活着这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是细菌,其中以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种群最丰富,大约80%的人体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这里,它们的数量超过万亿个(这个数字大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总重量超过一公斤,接近人体肝脏的重量,种类有四五百种,绝大部分是不需要氧气的厌氧细菌。人的皮肤上也生活着许多微生物,有细菌也有真菌,人体汗液中的无机离子和有机物是这些微生物惬意的食物,唯一令肤表微生物感到缺憾的是皮肤上的水分太少,不时要忍受干渴的折磨,视水分的充足程度,每平方厘米皮肤上的微生物从1万到万不等,肤表微生物容易被水洗脱,淋浴可除掉绝大部分肤表微生物,但8小时内皮肤上又可迅速重建起一个蓬勃的微生物世界。口腔是微生物生存的好地方,唾液给这里的微生物带来丰富的营养和充足水分、口腔高低不平的表面又为各类微生物提供了栖身之所,因此近百种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都能在这里悠然地生活,此外,鼻腔、咽腔以及女性泌尿生殖道也是一些微生物定居的场所,人体的胃不是微生物的好去处,这里沸腾着的胃酸使大部分微生物都受不了,因此在这里仅生活有少量的耐酸细菌和酵母菌,它们粘附在胃壁上生长。
肠道中庞杂的微生物世界
人在出生时身体上是没有微生物的,但随后几小时内,微生物便通过呼吸、母乳等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占据合适的位置开始生息繁衍,这便是人体正常微生物的来源,并非所有微生物都能在人体顺利定殖,比如皮肤上分泌的油脂就能杀伤一些微生物,唾液中除营养外也含有大量的抗菌物质,能在人体上定殖的微生物都是能克服人体这些阻障的种群,这或许也可以看成人体对微生物的选择吧,科学家怀疑,对于那些人体需要的微生物(尤其是肠道细菌)人体可能通过某种化学信号不断地与它们对话,这样就可引导它们到达合适的位置定居,若非此,很难解释微生物那么精确地定位以及人体免疫系统为何不对付这些外来者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家现在发现一些哺乳动物肠道组织甚至发生了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变化,这更坚定了科学家的这种想法。
微生物显然也懂得双赢的道理,人体正常微生物在享受人体提供的生存空间时自然也感恩戴德极力回报人体,首先它们能够抑制外来病原微生物,外来病原微生物要想在人体内捣蛋就必须先在人体内找到立足点,但人体既然已生活着正常的微生物菌群,病原微生物要夺取一个立足点必须要和这些微生物进行恶战,但大部分情况都是这些病原微生物败下阵来,因为人体正常微生物以逸待劳自然很容易打败外来的入侵者,人体正常微生物还能合成一些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肠道微生物在这方面更是能力超凡,许多肠道细菌能制造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并为人体吸收,此外,肠道微生物还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通过降解食物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防止肿瘤,科学家现在发现一些中药药效的发挥还得靠肠道微生物,大*是中药中一味很有名的泻药,它的药效成分到达大肠后被这里的一种叫螺旋链球菌的细菌分解成羧酸蒽酮,这种物质方才真正具有下泻的功能。
科学家对人体正常微生物的研究刺激了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微生态学,这门学科将微生物与其生存的人体环境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微观或细胞水平的生态系统,同宏观生态系统一样,微生态系统也应保持平衡,这种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人体必然遭殃,例如滥用抗生素常使肠道菌群失调,因为它们能杀死很多正常的肠道微生物从而使那些有害微生物繁衍壮大,此时人体最常见的反应是腹泻不止,除了抗生素,饮食也可能影响到菌群的变化,科学家发现,不同人群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由此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与功能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发现日本人群肠道中含有能够分泌藻类代谢酶的微生物菌株,且该菌株属于日本人群肠道特有微生物,其原因可能在于日本居民长期以海藻类植物为食,最终使能够分泌降解海洋性植物酶的微生物在肠道里逐渐定殖。
许多口腔疾病也往往并非是由于外来有害微生物的入侵而是口腔微生物种群发生了变化,如果人食物中糖分尤其是蔗糖含量提高而又不注意口腔卫生的话,牙齿表面将形成一个产酸的细菌菌落,这些酸可以溶解牙齿表面的釉质(由矿物质结晶体构成),这层坚固的防护层被细菌攻破后,细菌就可轻而易举分解牙齿内部物质,最终造成龋齿,氟能提高牙齿的抗腐蚀能力以及抑制细菌对糖的代谢,因此饮用水和牙膏中加入适量的氟化物有助于防止龋齿。某些口臭也是口腔微生物种群变化引起的,由于病理或生理原因,一些致臭细菌在口腔中滋生繁衍,分解食物残渣,放出硫化氢、吲哚、氨等气体,使人口臭难闻。科学家发现,口臭人群口腔中一种叫唾液链球菌的细菌数量大大减少,它能抑制一些致臭细菌的过度繁殖,因此唾液链球菌制剂也被用来治疗口臭。不过,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锻炼才是预防口臭及其他疾病的法宝。
一些人喝不得牛奶,这与微生物有点关系
肥胖,与微生物有关系?
人体微生物还与很多人体生理现象有关,如“屁”的形成就与肠道微生物有关,正如人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要呼出二氧化碳,细菌在其生命过程中也要呼出气体,但不光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硫化氢等,这些气体再加上人吞入的空气排出人体后就形成所谓的“屁”。人体的乳糖不耐受多少与肠道微生物有些关系,某些人喝不得牛奶,一喝就要拉肚子,原因是牛奶中含有乳糖,这种糖只有被肠道中的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才会被人体吸收,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不能产生乳糖酶,这些乳糖就不会被人体吸收从而被肠道中的细菌分解利用,进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物质,引起人腹胀、腹疼和腹泻。现在科学家还发现某些人的肥胖可能与肠道细菌也有些关系,某些人肠道中存在的一些细菌大大促进食物的消化,使人摄取更多的热量,从而致人肥胖。
双歧杆菌因它的身体末端常常分叉而得名
需要指出的是,人体正常微生物若要名副其实的“正常”必须老老实实地呆在它们的居住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它们跑到人体其它地方去溜达就往往酿成祸害,它们也就成了让人体致病的罪魁祸首,这就是常被医生提起的内源性感染,例如有时大肠杆菌跑到男性前列腺中引起细菌性前列腺炎,这可并不是容易治疗的疾病,将给人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一些正常微生物也可能致病,它们又有了一个“机会致病菌”的名字,不过庆幸的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机会很少。
大肠杆菌:一种大名鼎鼎的肠道细菌
征稿启事各位老师、专家、作者们:大家好!中国科学探索中心(CFI-China)是中国科普研究所的非法人学术研究机构,中心成员由来自各领域的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的研究人员组成。中心主要对异常现象和声称进行科学探索,并把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使公众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中心与国际探索中心开展交流与合作。
现“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向大家诚征稿件,希望各位能为我们提供“反伪破迷、科普美文、科学理性、科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一经选用将付优厚稿酬:文章字以内为宜(优秀长篇可分期推送),原创稿件优先,曾发表过的相关文章亦可。请大家不吝赐稿,投稿邮箱:cfi
crisp.org.cn,联系-。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