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就诊科室
感染科、传染科、皮肤性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
疾病别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细菌感染、病*感染、恶性肿瘤
治疗周期
终身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发热、头痛、腹泻、皮疹、盗汗
好发人群
男同性恋者、不洁性交者、吸*者、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
常用药物
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奈韦拉平、齐多夫定、依非韦伦
常用检查
抗原抗体检查、病*核酸测定、免疫学指标检查
疾病分类
I组急性HIV感染期,临床表现类似一过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清HIV抗体阴性。
Ⅱ组无症状HIV感染期,无临床症状,血清HIV抗体阳性。
Ⅲ组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非腹股沟部位,数目在3个以上,直径≥1cm,持续3个月而原因不明者。
Ⅳ组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又分五个亚型:
A亚型有非特异的全身症状,如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而找不出其他原因者。
B亚型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痴呆、脊髓病、末梢神经病而找不到原因者。
C亚型由于HIV感染后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导致二重感染。又分为两类:
C1:导致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慢性隐孢子虫病、弓形体病、类圆线虫病、念珠菌病(食管、支气管及肺)、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鸟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细胞病*感染、慢性播散性疱疹病*感染、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炎等。
C2:导致其他感染,如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病、带状疱疹、复发性沙门氏菌血症、奴卡菌症、结核及口腔念珠菌病等。
D亚型继发肿瘤,如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及脑的原发性淋巴瘤等。
E亚型其他并发症,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病因
艾滋病的病因主要是HIV病*感染,导致人体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受损,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最终因为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主要病因
艾滋病的病因主要为HIV病*感染人体,引起人体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CD4+T细胞)的损伤和减少,同时导致其他免疫功能损伤,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甚至肿瘤,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流行病学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的患病率与死亡人数逐年增加。截至年9月,我国报告现在存活的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超过85万例,死于艾滋病的患者累计超过26.2万例。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年底,我国估计感染者和病人约为万。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研究证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含有艾滋病病*,唾液、泪液和乳汁等体液中也可以含有艾滋病病*。
血液接触传播主要是共用针具吸*、输入被艾滋病病*感染的血液或者是血制品,以及医疗操作等,都可被感染。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的孕妇可以经过胎盘将病*传播给胎儿,也可以在分娩的过程中,或者在产后哺乳中将病*传播给婴儿。
好发人群
男同性恋人群以及多个性伴侣者:该疾病可通过性交传播,有不良性行为者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有静脉吸*史者:可因共用针具而传染该疾病,引起发病。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该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尤其是母亲为艾滋病阳性者,更容易通过胎盘将病*传染给子女。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或延缓艾滋病进展,预防艾滋病重点在于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早期筛查
艾滋病筛查对象艾滋病患者在早期缺乏特异性指征,所以不能通过临床症状进行排查,如果近期存在不规范血制品使用或者存在高危性行为,则属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
艾滋病筛查的时间及方法艾滋病高危人群一般在高危行为后2~6周左右,去当地疾控中心或者有医院,做艾滋病*抗体检测,或艾滋病核酸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可以在3个月和6个月各做一次复查,若全部阴性,可以排除感染艾滋病病*。如果检测阳性,需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如果是性工作者或者吸*者,建议1~3个月做一次检测。
预防措施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乱性。
避免到不经严格消*的地方进行理发、修脚。
不用未消*的器械纹眉、纹身。
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献血、输血。
已被感染艾滋病病*的妇女避免受孕、哺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