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又和小杨医生搭档带组了,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几年前她做总住院时在急诊间遇到一个病情很复杂的案例,神经内科和内科都在管,但究竟是谁的问题一下子判断不出来,因此暂时没有去向,这一滞留就是好几天。小杨觉得病人挺可怜的,问我这个病人能不能收。陪同患者的是他的老母亲,东北农村出来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从谈吐看得出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尽管那时已经是周五下午快下班的点,我还是把他收进来了。
小杨说这是一个中年男性,神经科的主要问题是头痛呕吐2个月,几天前头痛加重,并出现一次发作性意识不清,大约2分钟后自行醒来。我们看到病人时他精神十分萎靡,近乎嗜睡状态,问他问题也是爱理不理的。尽管长得眉清目秀,但全身精瘦精瘦的,四肢都能活动,但右侧肢体力量稍弱,颈项硬,克氏征+,双侧巴氏征+,体温有38摄氏度,急诊头颅CT报告左侧基底节区腔隙灶。
而内科的情况比较复杂:患者2月前不洁饮食(羊肉串)后出现腹泻呕吐,反复发热,体温不详,自服用阿司匹林体温未明显缓解,伴乏力,患者自诉左侧腹股沟触及一肿块,医院就诊,体重两月下降5kg,血常规:白细胞2.5*10^9/L↓,红细胞3.78*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75*10^9/L↓,上腹部CT:脾肿大,左侧脾肾间隙团块影,脾脏变异?占位?追问病史患者有长期养猫史。
猫抓病!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经猫抓、咬后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变,主要表现有:1.原发皮损,被猫抓、咬后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2.局部淋巴结肿大,抓伤感染后1~2周,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初期质地较坚,有轻触痛,大小1~8cm,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个月内自行消退。3.全身症状,大多轻微有发热、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和体重减轻。
图1.猫的挠痕,巴尔通体(Bartonella)是一种兼性胞内寄生的、短小和多形的革兰阴性杆菌或球杆菌
以上是网上找来的资料,看来十分吻合,所以我第一印象就是猫抓病,我记得猫抓病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比如脑膜炎、脑膜脑炎、视神经炎等等,入院当天我们完成了MRI检查,影像上可见颅内多发病灶(图2),可是猫抓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是怎么样的呢?真实案例我也没见过。
图2.患者颅内见多发梗塞病灶
猫抓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神经系统的猫抓病十分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3%,神经系统的表现有脑炎或脑膜脑炎,占所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90%,多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后1~6周,病情一般较轻,很快恢复。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及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加。重症患者的症状常持续数周,可伴昏迷及抽搐,但多数于1~6个月完全恢复,偶尔致残或致死。该病多为自限性,一般2~4个月内自愈,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一般病例尚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对重症病例宜及时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临床一般在2周以上。SeahAB等综述了64例猫抓病脑炎的影像学资料,发现仅有12例(18.8%)存在影像学上的异常,一例为枕叶局限性病灶,两例为枕叶梗死,三例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四例为基底节和丘脑病灶,一例为颞叶病灶,有一例没有描述,下图为文献中的MRI表现(图3)。
图3.文献中猫抓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表现
BrinarVV,etal.RareinfectionsmimickingMS.ClinNeurolNeurosurg.Sep;(7):-8.SeahAB,et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bnormalitiesinCat-ScratchDiseaseEncephalopathy.JournalofNeuro-Ophthalmology23(1):16-21,March.WyllieE,etal.Case16-—A9-Year-OldGirlwithLossofConsciousnessandSeizuresNEnglJMed;:-.AnbuAT,etal.Basalgangliainvolvementinachildwithcat-scratchdisease.PediatrInfectDisJ.Oct;22(10):-2.PulighedduM,etal.Epilepsiapartialiscontinuaincatscratchdisease.Seizure.Apr;13(3):-5.RochaJL,etal.Acutehemiplegiaassociatedwithcat-scratchdisease.BrazJInfectDis.Jun;8(3):-6.
总的说来猫抓病的神经系统表现并不是很特异,猫抓病的抗体好像也无处可查,所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赖在猫咪身上似乎是最合情合理的。但我担心的是什么?——概率问题,猫抓病本身少见,而猫抓病引起神经系统改变更少见,有影像表现的病例更更少见,还会有其他可能吗?
钻石王老五
床位医生很厉害,问完病史以后,他特地向我汇报一个情况——患者43岁未婚,汇报的时候我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啊,大龄未婚,那又怎么样呢?后来仔细想想确实有问题,43岁在古代都可以当爷爷了。继续汇报,患者在上海和另外两名男性合租,3个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我一想这个患者长得眉清目秀,难不成是?!我赶忙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以往的情况,家属表示他已经离开家乡10年,在上海的行径并不知晓,但这患者从小确实有点阴柔之气。坏了!患者查体并不是很合作,但是从他微张的双唇间可以看到白花花的上颚(图4)。反复发热、腹泻、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想到是什么诊断了。
图4.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
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HIV病*)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一般的表现有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病人消瘦特别明显。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
HIV是入院的常规检查项目,果不其然患者就是艾滋病患者。除此之外患者还有梅*、乙肝和隐球菌感染多种传染病,而这个头颅MRI正是隐球菌脑炎的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最常见的表现为脑膜炎,表现为然脑膜的强化,其次是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乃至胶状假囊,基底池内的隐球菌可以沿着VR间隙播散到脑实质内,隐球菌的周围包绕着一层多糖荚膜,这是保护隐球菌面罩免疫攻击的屏障,当收到免疫攻击时,隐球菌可产生大量的粘液,因此在影像上可以看到VR间隙扩大,表现为基底节区、内囊、丘脑和脑干点状甚至肥皂泡样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病灶(图5)。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约占所有病例的4%,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为基底节和内囊,约半数病例为多发梗塞,弥散加权可见多发高信号病灶(图5)。
图5.MRI可见基底节区VR间隙扩大和脑梗病灶,三角箭头为VR间隙扩大,蓝色箭头为新鲜梗塞灶。
患者第二天就陷入浅昏迷状态,右侧肢体彻底不能动弹,几天之后终告不治。
后记
在我读书的时候,虽然也听说过艾滋病和同性恋,但真正遇到同性恋和艾滋病也是工作以后好几年的事。那时有一个温文尔雅的男青年到我诊室看病,坐下来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他是一名艾滋病患者,非常礼貌非常谦恭,远远不是我想象当中社会人的样子。有个骨科的哥们和我闲聊的时候说到同性恋,他认为同性恋是人类当中正常的现象,就像有人爱萝卜,有人爱青菜一样,为什么就不能有人爱恋同性呢?对此我并不想做评价,但我觉得只要是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他爱干吗就干吗。一个社会越是开明,就越应该包容,如果说大家对艾滋病和同性恋都有理性认识,这个群体可能就不会羞于暴露自己身份,而防范工作就可能会做得更到位,于国于民都是大有裨益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