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慢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普你要知道的ldquo艾滋rdq
TUhjnbcbe - 2021/2/19 22:03:00
儿童会得白癜风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64.html

12

1

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今年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重在预防,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艾滋病的各方面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HIV病*)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AIDS”。

2.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母婴

3.症状

一般症状a.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b.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c.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d.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e.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f.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4.临床表现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预防方式

1.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局、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2.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3.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4.共用注射器吸*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品,珍爱生命。5.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学生渐渐成为艾滋病发病主体,了解相关知识对我们来说必不可少

男性患病几率大于女性

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药物或者支持性治疗。艾滋病患者遭受到歧视,很大部分源于它的传播方式,这其中主要的两点就是共用针具传播与性接触传播。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中国社会,性是隐蔽的,关于性传播的疾病更是不能提到台面上的话题。如果说艾滋病在最初的阶段为人们所知就是通过性接触途径,尤其是不正当的性关系,那么对大多数人而言艾滋病就是一种脏病,它通过不正常的关系传播也就意味着患病者也是个道德上有污点的人,并不值得尊重。但是大部分的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都是无辜的,他们可能就是在稍不注意的情况下感染上了艾滋病*。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甚至是不公对待,与现实他们应有的尊重是矛盾的。对于艾滋病患者及病*携带者,我们应该给予的更多是宽容和理解,有时候适当的关怀。而恰恰艾滋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就是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给予他们理解和关怀。

让我们行动起来,了解艾滋病,加强预防,这是对生命的尊重。爱护患病人群,我们的社会将充满阳光!

我愿加入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坚决做到:

①洁身自好,拒绝不安全性行为;

②坚定意志,拒绝任何形式的*品;

③拒绝歧视,关爱身边的艾滋病患者;

④带动他人,普及防艾抗艾知识;

⑤对自己负责,出现可能感染的情况主动接受HIV检测。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图文编辑

梁爽

图文审核

刘钰箫

网络信息部

外语学院学生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你要知道的ldquo艾滋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