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前,正在跟一位好朋友喝茶聊天,
忽然她的手机提示来了消息,
她看了一眼,就泪如雨下。
她说,
曾给予过她很多帮助的一位朋友,走了。
关于朋友的记忆,
她甚至还停留在几年前。
她还说,
朋友是一位艾滋病患者,
尽管三十出头,
但早早就做了身后事的安排,
只是一直身体状况平稳,
大家都觉得,一切都会照旧向前。
谁也没有想过,
一条生命的离开,
会如此仓促。
感慨唏嘘之余,
无意间听说了朱力亚的故事,
尽管距离今年的第33个
“世界艾滋病日”已经过去几天,
还是因为对于生命,
特别是年轻生命的痛惜和遗憾,
想将一些旧话重提。
希望这样的“常谈”不再仅限于某个纪念日,
而是能清晰且深刻地
绷紧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尤其是,女孩子。
这是一个叫朱力亚的女孩子,
把自己的遭遇写成书,
网友读后的留言。
18年前,武汉。
刚进入大学的朱力亚
与黑人留学生马浪相识,
确定了情侣关系。
而朱力亚眼中的这位“完美男友”,
不仅对她隐瞒了已婚的事实,
还在两人的交往中
把艾滋病传染给了朱力亚。
年4月,
马浪离汉回国,治疗艾滋病。
在他离开后不到48小时,
大学外事机构找到朱力亚,
劝说她去疾控中心做HIV检测。
检查当晚,朱力亚发现自己染上了艾滋。
一向优秀的朱力亚,
因为受骗染上艾滋,
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精神抑郁痛苦,
学业也无法正常继续。
她觉得是自己是无知,
不懂安全生存的规则,
让自己陷入深渊。
后来,朱力亚决定把自己的故事讲述出来,
用自己的经历给人们敲一记警钟,
让女孩子们懂得保护自己,
生命容不得麻痹大意。
与男友交往的两年多时间里,
朱力亚一直没有发现男友的异常表现。
印象中男友在平时并没有异样,
只有偶尔的重感冒、发烧、肚子疼,
表现得很像普通的生病症状。
事实上,从艾滋病*侵入人体到最终发病,
是一个逐渐发展且漫长的过程。
感染后,患者在大约8年的潜伏期内,
其表现仍与健康人完全一样;
但此时已具有传染的能力,
而从症状表现上,是无法分辨出来的。
随着病*的发展,
在度过潜伏期后,
患者的免疫力被破坏严重,
才会出现慢性腹泻、发热、持续咳嗽、
皮肤炎症、淋巴结肿大等一些症状。
而这,恰恰成为朱力亚被骗、
被提醒检查后即被确诊、
悔之已晚的时间差。
全球每周大约有名
15-24岁的年轻女性感染艾滋病*。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年龄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六分之五的新感染者是女孩。15-24岁的年轻女性
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
在某些地区,
遭受过身体或性伴侣暴力的女性
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
是未经历过这种暴力的女性的1.5倍。
年,妇女和女童占所有新感染艾滋病*的约48%。
在国内,以异性性传播为主的地区,
女性的感染情况也较为严重。
如四川省凉山州,
女性占比从10年前的20%,
增加到近年的45%以上,
与全球趋势相似。
年,有81%的艾滋病*感染者
知道自己的艾滋病*状况。
在知道自己状况的人中,
有67%正在接受治疗。
在接受治疗的人中,
有59%暂时抑制住了病*。
这些百分号前的数字,
还在因为全世界对于这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宣传,
以及医学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而不断提升。
众多像朱力亚这样的女孩子,
才有勇气为自己与病魔的斗争
不懈地争取机会。
艾滋病*传染给女性
以及通过女性继续传播的途径有三: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随着血液医疗应用规范标准的普及,
血液传播的出现率已大大降低;
而母婴传播的前提,
是母亲感染了病*。
不难发现,
性传播正是目前最常见、风险最高的
女性感染途径。
如果不是因为警惕不足,
如果不是因为麻痹大意,
朱力亚本可以拥有一个
充满期待的明朗人生。
但毁掉这一切的,
不是恋爱,
是并没有时刻在线的保护自己的意识。
在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
是预防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一大措施,
同时对于预防性病也能起到作用。
此外,性伴侣固定也很重要。
如果突然有不明原因的发热、
咽喉痛、乏力、腹泻、咳嗽等情况需要警惕,
尤其是在上述症状出现前的
近期发生过高危行为,
如无安全套的性行为、
共用注射器针头或其他药品器械等。
无数的血泪教训,
不应仅仅是我们眼中
仅属于别人的悲剧故事,
愿我们都能为
让自己享有生命的这副躯壳,
有一份担当。
姑娘们,请爱惜自己。
钱婧
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