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一
艾滋病常见症状
如果HIV感染者没有接受治疗,一般会经历以下3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也可无明显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
1、急性期:发生在初次感染病*后2~4周,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
2、无症状期:感染者可经过历时数月至数年之久的无症状期。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清中可检出HIV、RNA及抗体。此期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均有传染性。
3、艾滋病(终末)期:由于免疫系统崩溃,机体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患者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持续一个月以上发热、盗汗、腹泻;半年内体重减轻10%以上。同时出现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大多数未治疗的感染者在感染后8~10年内会进入艾滋病期,早期、规范治疗可推迟或阻止病情进展,并阻断传播。少数HIV感染者病情发展很快,如果未经治疗,会在几年内发展成艾滋病。
二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1、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注射吸*者、非正规有偿献血者以及医护人员。人们可能通过输入受污染的血液,皮肤破损部位接触受污染的血液,或共用受污染的注射针具及其他医疗器械等途径感染艾滋病病*。
2、母婴传播:艾滋病病*可以通过胎盘、分娩或哺乳等途径,从感染艾滋病病*的母亲传播到新生儿身上。
3、性传播:性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男男同性恋、没有预防措施的异性性接触,可以通过破损的粘膜造成艾滋病*的感染。
三
艾滋病的预防手段
1、主动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并熟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2、避免过早发生性关系,坚持洁身自爱,杜绝不洁的性生活。
3、若有性生活,需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
4、严禁吸*,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5、不到非正规的医疗场所纹眉、打耳洞。
6、不共用生活用品,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
7、不非法卖血、不使用没有严格消*的针具和器械。
8、不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9、学校与家长应重视健康性教育,组织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性知识途径。
四
感染艾滋病病*后如何正确接受治疗?
一旦确诊感染,应尽早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治疗,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终生治疗;及早治疗已出现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同时接受免疫调节和心理治疗。
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为尽早服用抗病*药物;接受优质的孕期保健,母乳喂养具有传播艾滋病病*的风险,应尽可能避免,如果坚持要母乳喂养,则整个哺乳期都应接受抗病*治疗,在新生儿6月龄后立即停止哺乳。
五
不歧视,要尊重艾滋病病人
1.通过艾滋病主题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感染途径。
2.张贴不歧视艾滋病人的宣传语。
3.尝试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等行为。
4.学校及社会可以给艾滋病人多一些宽容、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友爱、亲情和正常的生活环境。
六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
年11月30日,为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艾滋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我校中药系举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通过网络直播宣讲艾滋病有关知识,更好的了解到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提高艾滋病防范意识,并学会理解和关心艾滋患者,积极参与到艾滋病防治活动中,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