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慢性腹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只有每个人都消除了艾滋偏见,我们才能真正
TUhjnbcbe - 2021/4/29 17:30:00
白癜风的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81227/6746049.html

今天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科普也从各个角度充分展开。不过,我们不时还是可以在相关话题下看到这样的评论:

如上述评论所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艾滋病*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就是道德污点的代名词,恶语相向,避之不及,歧视依然根深蒂固。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似乎只要急忙划清了界限,就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然而事实是这样吗?

1.什么是“病耻感”

美国社会学家ErvingGoffman在年的著作中首先提出了“病耻感(Stigma)”,即污名化的概念。其中,探讨了当一个人偏离社会公认的行为或外表标准时,人们将如何管理自己的对外印象,主要的方式是隐瞒自己的“缺陷”。

“病耻感”由来已久,深深刻在我们的基因中。在远古时期,人类没有医疗手段来抵抗传染病,得了病的个体在“病耻感”和“污名化”的压力下,只能默默离开群体或被群体驱逐,然后在大自然中任其自生自灭(显然,绝大多数情况只可能是自灭)。这样一来,传染病可以在群体中被快速识别,尽可能在早期、小范围内扼杀于萌芽状态。

让少数人“赶紧去死”,以保全大多数人活下去,是那个野蛮时代的自然法则。可以说,在那个时代,“病耻感”曾对人类集体的生存有着重要的进化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2.“病耻感”在现代社会的反作用

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方式与远古时期已经完全不同。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信息、交通、人员流动的速度和频率不可同日而语,医疗手段也空前发达,我们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早已不是束手无策。

一方面,“病耻感”在现代社会是徒劳的,完全无法阻隔疾病传播。在人口高度密集、交流高度频繁的背景下,一种传染病在几周之内就可以席卷全球,“病耻感”在潜伏期和传播速度面前毫无“用武之地”。

另一方面,“病耻感”会延误诊断,导致疾病传播风险加大。现代医学对于传染病有一套基本的应对逻辑,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是,“病耻感”将高危人群推向社会边缘,宁愿“藏着掖着”,导致潜在的感染者不愿主动接受检测和治疗,从而在“薛定谔”的状态下扩大了疾病传播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3.营造“零歧视”,保护每个人

艾滋病感染者所面临的的情况,有时比其他传染病感染者更为复杂。艾滋病防控发展到今天,国内新发病例的传播方式主要已经集中在了性传播这一条途径上。性传播在固有的文化道德层面上本身就处于歧视链底层,而如果感染者同时还是性工作者、LGBTQ等边缘群体时,他们要面对的污名化攻击将会来自更多维度,变得更加复杂和残酷。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多数人”往往可以轻松地将自己对疾病的恐惧转化为对感染者的指责,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永远会是幸运的“大多数”。然而,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样的歧视和污名化反而会使所有人陷入更大的风险之中,而打破这样的偏见,则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加倍的努力。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年终结艾滋病”的愿景,并提出了“90-90-90”的防治目标,即在年之前实现:

90%的感染者通过检测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90%已经诊断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治疗;90%接受抗病*治疗的感染者病*得到抑制。

显然,其中最关键的指标是第一个90——检出率要足够。只有更多的潜在感染者通过正规渠道确诊,才有可能获得正规治疗,控制住病情的发展,进而终止艾滋病传播链。

然而据估算,目前在中国,每年有30%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被发现,这些没有被发现的感染者还有可能在社会上继续传播。而若想促使更多潜在感染者主动接受检测,则依赖于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营造零歧视的大环境,让潜在感染者没有顾虑地走出阴影,接受规范的检测和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真正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

拨云见日的一些科普

艾滋病有药可治,属于一种慢性疾病;

携带艾滋病*不等于患有艾滋病。只有当病*复制不受控制、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携带者才会发展为艾滋病人;

规范服药的感染者的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群;

艾滋病*在体外无法长期生存,与感染者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暴露前阻断药(PrEP)可以预防感染,暴露后阻断药(PEP)可以给人一个“后悔药”机会;

目前的医学手段可以让感染者生育健康宝宝;

U=U,测不到=传不了(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HIV携带者体内持续检测不到病*,则没有传染性。

图片来源:lwb-ngo.org

结语

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GlobalSolidarity,Shared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然而,目前的艾滋病公益倡导仿佛有一个结界,大多数都是“*府说”“专家说”“明星说”“媒体说”,但是普通人之间,比如和朋友、和家人,似乎还是不好意思说。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而不是病人。在个人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艾滋病消除“病耻感”,营造一个零歧视的大环境,这不仅是在帮助感染者,更是在帮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如果你还不知道以自己渺小的力量可以做些什么,那么就从「转发」和「在看」一篇艾滋病科普文章开始吧!

参考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有每个人都消除了艾滋偏见,我们才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