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背锅,酒称第二,应该没谁敢说自己第一了。从现实生活到新闻报道再到影视剧桥段,酒的中枪率实在是高……
比如,现实生活中,男生向心仪的女孩表白,也常常在表白前声明,“酒壮怂人胆”,仿佛酒可以降低一些尴尬成本。
肝脏是乙醇的主要代谢场所,大约90%的酒精在肝脏中被分解,除肝脏外,少部分没有被氧化分解的直接经肾脏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排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体外。
2
酒是怎样影响人的行为的?
喝酒后,酒精对人体的药理作用可分为朦胧期、兴奋期、麻醉期和呼吸麻醉期。
当血液中酒精量轻微升高时,进入朦胧期和兴奋期,后天养成的正常理智思维及社交警觉克制消减,凸显了人们畅爽、剽悍、粗犷、野性的原始躁狂样体验;
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进入麻醉期,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受到抑制,出现类似谵妄、昏迷、衰竭的样子;
如果此时继续摄入,则进入呼吸麻醉期,引起脑干血流中枢和呼吸中枢麻痹,甚至皮质下中枢问题,出现生命危险。
3
“酒壮怂人胆”是真的吗?
适量地饮酒,能减轻疲劳,消除焦虑和内疚感,心理上感到放松、轻快,以致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给人以胆量的辅助作用,会使人一定程度摆脱思想上的一些束缚,能更多展现人不常表现出来的一面。
4
“酒后乱性”也是真的吗?
在摄入一定剂量的酒精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酒精使人对身体和心理的控制能力明显减弱,而此时表现出更多的是人的本能。
所谓的“责任”“道德”等被抛诸脑后,而人最基本的本能——性欲和勃起,却还保存着,所以就容易造成“酒后乱性”的状态。
对于男性来讲,只要中枢神经抑制不充分,在有性接触等刺激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完成勃起并射精(勃起部分受控于脊髓,昏迷病人也会勃起)。
5
“酒精近视理论”和“酒精期望理论”
心理学家也试图从“酒精近视理论”和“酒精期望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1.酒精限制了个体信息加工能力,这好比得了近视,饮酒者仅能注意到人物、环境中最凸显的、最眼前的部分,这种现象被称为“酒精近视”。
由于酒精近视,饮酒后个体很容易受到外在突出线索的影响,仅对一部分线索信息进行判断和加工,最终导致其认知过程发生改变。这种理论是基于酒精对认知能力的干扰。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心理学系索尼娅·达·辛(SonyaDalCin)等人,在年做过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酒精近视为“酒后乱性”的理论依据。
研究邀请了被试者观看关于不安全性行为会增加艾滋病*(HIV)感染风险的录像片,一组提供避孕套使用线索,一组不提供。
结果发现,同样的酒精摄入量,避孕套使用线索帮助降低了不安全性行为的意向。
2.“酒精期望理论”是指饮酒者认为饮酒导致了其社会行为发生变化。
饮酒者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酒精本身的作用,酒精是其“酒后乱性”的“借口”。这种理论提出,由于记忆中存在对酒精结果的期望,即使没有真正饮酒,个体社会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6
“乱性”还是“乱了品性”?
一旦饮酒过多,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明显增加,处于醉酒状态,就会严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包括抑制性感受和性反射。
此时,喝得不省人事,失去意识,也很难勃起,更没有性致办“那事儿”的。
而借酒之名,放纵冲动,把责任、理智、道德等抛诸脑后,不去考虑行为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