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王慧、周远方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5月28日,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我国新冠疫苗的快速成功研发便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5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发表的《两种新型冠状病*灭活疫苗对成人COVID-19感染的保护效力评价》。这是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也是中国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首次发表。结果显示,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两针接种后14天,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以上。
为什么国产新冠疫苗,特别是采用传统技术路线的灭活疫苗,这次能够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且持续领跑?为什么西方不做灭活疫苗,反而一窝蜂地涌向了mRNA疫苗和腺病*载体疫苗?面对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突变*株,灭活疫苗为什么仍能有效应对?
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于5月27日专访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杨晓明自信地指出,是多年深耕灭活疫苗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我们举国体制的优势,以及科学家们不分昼夜的奉献,成就了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加速度。
灭活疫苗是一种传统的技术路线,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老技术就是落后的。对此,杨晓明特别强调,这次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已经不是“传统的、落后的了,我们是新型灭活疫苗。”
他告诉观察者网:“这一技术路线的各项突破只有中国实现了,比如说*株筛选技术突破、灭活工艺和评价突破、纯化突破、大规模培养突破等等。西方不做这种新型灭活疫苗,是因为有些方面他们没突破,或者没完全突破。”
杨晓明说:“国产灭活疫苗目前为止仍能有效应对已发现的所有突变*株,因为灭活疫苗用的是完整的病*,而不是一个靶点,所以它对全球*株有广谱的保护性,这是灭活疫苗的突出优势。”
“技术突破,我们花了8年”
灭活疫苗很常见,我国常用的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肠道病*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百白破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
从名字看好像没什么好解释的:把活病*灭了,“尸体”扔到体内的免疫细胞前,让它记住病*的模样,下次有类似病*来了马上产生免疫力。
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但疫苗研发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尤其是,这次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包括了多项技术创新。
5月27日,杨晓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观察者网介绍了该公司灭活疫苗的六大技术突破。
首先是疫苗生产*株筛选上的突破,好的病*灭活疫苗研发始于优良的疫苗生产*株。传统病*灭活疫苗制作时,科研人员要花六七个月才能筛选出一个合适的生产种子。但这次,在新冠病*的筛选上,国药冲出了新速度。
杨晓明透露,他们创建了*株筛选新方法,“只用了16天就筛选到了效力好、产量高、遗传稳定、抗原谱广的疫苗生产病*种子。”
他说:“筛选种子就是在一堆种子里找你想要的那个。这堆种子里面有好有坏,但筛选的前提是,这里面有你想要的那个。像艾滋病那一大盆种子里面,没有一个是合适的,这种情况就比较糟糕,因为你就算把一盆种子一个个都检完,也不可能有。”
第二个是灭活上的突破。灭活工艺的关键就是灭活,把病*杀死很容易,难就难在要把它杀的恰到好处,刚死,但还可以刺激免疫。
“灭活过了或者不够都不行,”杨晓明说,“灭活过了,病*的结构会被破坏或者粉碎,也就是破坏了病*的抗原活性,它就不起作用了。病*上面有‘冠状突’,如果这个钉子一样的‘突’脱落超过50%,那基本上就是无效的。”
新型冠状病*效果图图源:美国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