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食
厌食是孩子脾胃虚弱的一种表现,有的孩子短期内不爱吃饭,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小儿感冒咳嗽期间也会食欲减退,但如果长时间厌食,一般来讲都与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胃负责盛装食物,同时做粗加工腐熟,而脾负责将胃腐熟后的精微营养物质提取,然后快递到身体其他脏腑部门,剩余的残渣通过肠道排出体外。
比如:正常情况下胃腐熟3份,脾吸收3份,3:3打平手相安无事,一旦出现胃腐熟3份,而脾虚只能吸收1份时,脾虚了,不能正常吸收胃腐熟后的精微营养物质,小儿就容易出现腹胀厌食;或者本来胃气该降,现在非但不降反而浊气上逆,小儿就会发生嗳气酸腐,恶心,呕吐。。。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小儿厌食。
所以,一到饭点就拿着碗满屋子追喂娃吃饭的大人们,娃不是在锻炼我们的体力和耐心,他只是脾胃虚了。。。。或积食了,身体在开启自我保护机制。
但反过来,也不能认为胃口好的孩子就一定脾胃好,有些孩子特能吃,但舌头伸出来都是小小的,红红的,经常便秘,中医认为这是「脾弱胃强」,小马(脾)在拉大车(胃)。
二、白天容易出汗,感冒咳嗽不断
在中医里汗也要视情况而定,睡着时偷偷冒出的汗叫「盗汗」,这一般来说与阴虚有关。
中医常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就会导致小儿正气不足,负责肌肤腠理开合的卫气就会变弱,毛孔开关卫气松懈,人就出汗多,这时感冒、咳嗽,就特别容易找上门,不彻底除根,往往容易演变成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脾胃虚弱导致的免疫力下降。
很多久咳不愈的孩子,从脾胃入手去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三、爱抱抱,流口水,二眼间有青筋
中医常说脾主肌肉,脾虚的孩子往往要么消瘦,要么虚胖,与肌肉结实是无缘的,同时脾虚后四肢营养不足,四肢倦怠无力,没走几步就哭着闹着要抱抱了。。。
此外,脾在液为涎,就是唾液肿较清稀的口水,正常情况下口水是帮助孩子吞咽和消化的,不应该流到外面的,但脾胃不和,脾胃虚弱的孩子往往口水会控制不住往外流。
二眼间山根处出现青筋的娃与脾胃虚寒也脱不了干系。
那么,当山根出现青筋意味着啥呢?
关于这个答案,中医历史上早已有二位大咖名医成功破解。
一位是大名鼎鼎跨界才子傅青主,另外一位是易经达人陈复正。前一位不累述,后面这位陈童鞋自幼少年大学班智商,与青蒿素鼻祖葛洪同在罗浮山坐镇,专攻中医儿科,他在自己著作《幼幼集成》里提到:“山根,足阳明胃脉之所起。大凡小儿脾胃无伤,则山根之脉不现。”
对于山根上出现的青色经脉,傅青主有什么意见呢?说:“色青者,肝有风也,青筋横直现者肝热也,直者风上行,横者风下行也。”
意思是只要有青筋都是肝有热,但宝爸宝妈们要看仔细了,这个肝火会兵分二路搞事——或朝上家或朝下家。
如果青筋是竖条的,这把肝火容易烧到上家肺那儿去,温馨提示小心你家小宝高热时抽搐,肺部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对种现象称为肝旺木火刑金(肺)。
如果青筋是横条的,这把肝火容易烧到下家脾胃那儿去,温馨提示你家小宝容易出现四肢缓缓搐搦、睡卧露睛,脾胃病变,泄泻、惊泄、大便色青等。中医常说这是小儿脾常不足而肝旺盛,易致木(肝)旺土(脾胃)虚。
不管有些小儿出生时自带青筋,或后来生病伤了脾胃之气出现青筋,都会造成同样的结果——小儿更容易感冒、咳嗽、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消化能力差、免疫力低下!
此外,中医认为青色属“肝”,肝藏*,肝与情志也有关系,有山根青筋的小儿更易受惊吓,肝气郁结,脾气急躁,睡觉不踏实,哭闹。
四、便便问题多
想要娃生产出合格的便便对水分要求是很高的。
而便便的水分津液从哪来呢?最先当然是来自胃中的食物,经腐熟后把其中营养物质和水液分离出来给到脾第一次,然后胃把残渣送到小肠二次加工,小肠把营养物质和水液给到脾第二次,剩下的残渣运送到大肠,大肠三次加工后,再次把清液分离出来给到脾第三次,最后生产出便便。
在这个过程中,脾代替胃负责津液工作,脾一边接受大小肠的津液和营养物质,一边负责运化水分津液营养给到其它脏腑,如果脾虚了,不能及时代谢这些水液,导致小肠大肠干湿分离功能混乱,娃就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情况。
很多娃半夜睡眠不沉,半夜容易哭、容易惊吓,其实与肠胃功能出现混乱有关系。
五、爱弄舌,打哈欠,面色萎*
弄舌是指小儿喜欢将舌头微微伸出来,然后又立即收回嘴巴里,或用舌头舔唇上下及口角左右,早在宋代儿科医圣钱乙写的《小儿药证直决》里就提到弄舌是小儿脾脏微热的表现,包括有些小儿经常打哈欠,睡则露睛,面色萎*,这些都是脾胃虚的一种表现。